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无人机改造报告不落窠臼 科创让未来可期
4月底,备受国际科创专家、学者与相关名企机构关注的国际顶级青少年科创赛事——BIEA (2019)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公布了入围决赛的18个国家地区45支队伍名单。来自中国的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两支队伍凭借不落窠臼的无人机改造创意报告双双入围9-11岁年龄组决赛,并将在7月4日英国伦敦的决赛中与世界各国同龄选手一较高下,中国江浙青少年科创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本届BIEA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主题为“无人机大战物种灭绝”,要求各国参赛队伍通过改造一架无人机来拯救濒危动物。作为一所一年级就开设编程课程、五年级开设无人机编程课程的知名国际学校,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敏锐捕捉到大赛讯息,并迅速组织学生报名参赛。在经过精心选拔后,最终确定两支参赛队伍:HWFL Earth Guardians1和HWFL Earth Guardians2, 他们分别以“藏羚羊”和“雪豹”为拯救对象,提出藉由无人机改造实现入侵警告追踪及动物识别统计的创意。
据悉,在准备报告过程中,1队同学们做的藏羚羊保护方案对于报警及跟踪系统的要求非常高,这使得他们在处理数据采集及位置坐标判断方面十分棘手;而2队同学们在雪豹的精确统计上也面临着重复计数的困扰。虽然两队同学具有编程基础,但对9-11岁的小学生来说,运用并融合多学科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同学们在讨论设计模型场地
为此,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科创素养的陈民仙校长派出信息中心主任、校科创板块负责人林勇男老师带队,与具有丰富科创教育经验的徐一雯老师一同指导参赛选手。此外,学校还特聘浙大计算机学院专家和浙大iOS俱乐部实训基地(希纽教育)的焦宇迪老师参与指导。在老师与专家的循循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查找并认真研读文献资料,不断发散思维探索新的突破口,很快就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1队的同学用实时判断图像的运动轨迹来实现精准跟踪;2队的同学自制模型敲定图像识别的训练模型。
同学们刻苦钻研的精神令参与指导的老师们倍感欣慰,更让老师们感动的是,在准备报告的30多个日夜中,两支队伍的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创发自内心的热爱。
为了更好地验证团队的无人机改造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有没有改进空间,在明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支队伍的小选手们依旧卯足了劲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带着连夜制作的模型来到杭州2050大会(面向年轻人的非营利性科创活动)征求科创爱好者的意见。当他们站在大会舞台中央,向大家介绍这个为参加BIEA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传递保护动物精神而设计出的无机人模型时,获的了现场科创青年的点赞与鼓励,并收到了一些改进意见。
说起报告准备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三位老师语言中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对同学们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参赛的团队精神而自豪。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同学们在测试无人机野外飞行时的风速影响
BIEA科创主席David Hanson对于科创教育这样评价“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在更广泛的宇宙环境中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关心人类和生命,为整个地球提供积极的推进力。STEM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世界的科学、技术和人文主义态度。这就是BIEA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的目的。”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同学们,让我们看到了世界未来主人公对于掌控科技的无限热情,更看到了他们心怀世界的质朴情怀。
7月4日,BIEA (2019)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将在英国伦敦迎来国际决赛。中国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两支队伍届时也将在决赛现场一展中国少年的科创实力,而那,将会是中国科创新力军惊艳世界的光辉时刻!
学校简介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于2013年4月由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均瑶集团合作创办。学校以“让学生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学校”为办学理念,一直开展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教育。2018年8月学校国际部被IB总部授权为IB世界学校。在国际化教育和本土化行动的实践与探索之路上,学校先后获得“杭州市首批国际示范校”、“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等荣誉称号。
澳门三支队伍入围BIEA国际科创赛决赛 湾区青少年STEM实力不容小觑
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到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澳门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科创教育水平也因此备受关注。
在英国国际教育协会(BIEA)4月底公布的BIEA(2019)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决赛入围队伍名单中,澳门两所学校三支队伍榜上提名,其中澳门培道中学一支队伍入围15-17岁年龄组决赛;同善堂中学两支队伍分别入围11-14岁年龄组及15-17岁年龄组决赛。籍由这次大赛,从这两所澳门知名学校我们或许得以了解,澳门地区发展STEM教育的相关理念及水平。
培道中学的参赛队伍在提交的无人机改造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城市发展对世界濒危野生鸟类——黑面琵鹭的影响及如何借助无人机来降低影响。
BIEA(2019)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主题为“无人机大战物种灭绝”,旨在发展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思维去拯救濒危动物,维护和创造我们乐见的未来。培道中学的团队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借助无人机来记录在澳黑面琵鹭的数量,找出它们不到澳门渡冬的原因并解决。
培道中学的同学们与老师在测试无人机
学校负责此次比赛的带队老师金鑫表示,青少年接受STEM教育,培养其跨学科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方向,让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也是重点。因此,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十分重要。
澳门同善堂中学在此次比赛中派出的两支队伍,则以改造无人机提高保护濒危动物工作效率与人员安全为切入点。 11-14岁年龄组的队伍提出用其计算动物数量同时判断生命特征的新颖观点, 15-17岁年龄组的队伍则提出借助无人机深入险境减少动物保护人员作业风险的改造创意。
同善堂学校的同学在写无人机改造报告
同善堂中学负责此次比赛的带队老师谈礼文认为,STEM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意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STEM教育进入课堂,学生除了学习其相关领域知识外,更多还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BIEA(2019)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将于7月4日举行决赛,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创精英们将齐聚英国伦敦,用自己改造的无人机进行飞行比试,为拯救世界濒危动物贡献自己的力量并角逐价值5000英镑的华冠奖。澳门两所学校的三支队伍会在决赛现场有怎样的精彩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学校简介
澳门培道中学其前身为公元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在广州成立的培道学校。现在的澳门培道中学为抗战胜利后在澳门成立,办学至今70余年,是首批大湾区STEM教育实验学校,在机器人、天文等项目的成绩尤为突出。
澳门同善堂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是一所创校至今95年来都是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学校。近12年来一直大力发展科普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编程技术、机械知识等科目的兴趣并提供实践机会。